常州模具、冲压模具供应商-埃森诺精密模具
  网站首页
Home
关于我们
About
信息中心
News
产品展示
Products
设备展示
Device Show
留言反馈
Feedback
联系我们
Contact
  当前时间:
   
 
 ·冲压产品油压产品
 ·机加工产品
 ·数控车加工产品
 ·电子产品冲压模具
 ·汽车产品冲压模具
 ·自动送料连续级进模具
 ·风口风叶类模具
 ·钣金冲压模具
 ·检具夹具
 ·钣金及焊接产品
 ·荣誉证书
 产品搜索:
 
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中心

 模具企业如何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发布日期:2010-01-21
关键词:模具 常州模具 常州冲压模具
文章转载自慧聪网  来源:上海模具协会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均需要用模具来成形,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需由模具成形,机电新产品的开发往往取决于模具的研发能力。由于大陆劳动力价格优势和世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全球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大陆等地区转移,越来越多的模具业务将由大陆承担。在这种产业需求下,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模具工业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势头还将保持很长时间。2007年我国模具行业产需两旺,模具年销售额达870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比增长21%。我们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世界模具产业向大陆转移的原因

    (1)国内劳动力便宜。在相对长时期内,中国大陆的劳动力价格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在国际分工中,很多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包括模具产业,纷纷转移到中国大陆。

    (2)国内模具企业的发展壮大。以江苏华富电子有限公司、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等公司为例,通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模具企业已有相当规模,在硬件设备和软件上已经与发达国家平齐,或者说差距有限。企业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已经具备国际化的能力和背景。国内模具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世界模具产业向大陆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承接平台。

    (3)国内模具研发能力得到提高。随着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大学、研究所在模具领域的研发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重点项目获得立项;江苏大学模具技术研究所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成果,2项模具项目获得2006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200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世界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制造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成功产品的主要利润出现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前期,由于从新产品开发到占有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必须凭借其准确的用户需求预测、高品质和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命中市场。在这种趋势下,很明显来不及去改正设计缺陷和错误并进行产品的重新设计以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质量。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开发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的灵魂。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产品呈现个性化单独订货、个别设计、单独制造的特点,使传统制造技术越来越难于满足要求,世界各国都把先进制造工程技术(AMT)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优先发展和支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已全面进入先进制造阶段,使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地融入制造业之中,广泛运用先进制造工程技术,实现了产品市场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商品化,建立了完整的产品开发创新体系,开始应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技术(VM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敏捷制造、准时生产、动态联盟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制造工作,广泛应用先进制造工程技术来分析预测机电产品性能、进行制造过程虚拟仿真并优化制造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缩短产品设计与生产准备周期、降低制造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先进制造工程技术覆盖面极广,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先进制造工程技术包含先进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程技术、先进管理技术三个部分中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性技术,如先进设计中的CAD技术、反求工程、人机工程、并行工程等,先进制造工程技术中的敏捷制造、生物制造、网络制造等,先进管理技术中的制造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产品数据管理等。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国内机械制造业除少数大企业外,绝大多数制造厂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虽然逐步采用现代CAD设计方法,但距离真正的CAD/CAE/CAM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距离,甚至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产品开发方法,这是急待提升的。

    我国是模具大国,但与一流模具强国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国中低档的模具出现过剩,而技术含量高的高精度高速模具仍然大量依赖于国外进口。高档次模具的开发是我国模具产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国内的模具企业基本上为中小型规模,如果每一个企业都要购置与现代模具设计制造相对应的先进制造技术,投资上难以承受;同时,每一个企业要聘用与先进制造技术相对应的高级技术人才,成本也很高。但是,如果缺乏先进制造技术和与之相对应的高级技术人才,会造成模具企业无法与国际接轨,影响企业的发展。

    产学研合作对模具企业发展的作用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轨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主要表现为资金要素投入大、能源消耗高、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无论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看,还是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角度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十分迫切、必要。产学研合作对模具企业发展有着如下重要作用:

    (1)为模具企业提供先进制造技术服务。现代制造服务业是指围绕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尤其是前端和后端)的各种业务所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现代产业价值链的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率在20%至25%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在苏南的产业结构中,目前加工生产所占的比重过高,整个产业结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总体处于利润和技术的低端环节。产学研合作将为模具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全部或部分设计、分析和制造服务,包括模具三维CAD、数控加工、成形性能数值模拟、企业信息化技术等内容。

    (2)建立知识经济软件型模具生产基地。尽管国际制造业在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真正高档模具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轻易转移到中国,而且也不可能转移给大陆。外资方帮助合资企业提高模具开发能力的动力是有限度的,国内模具企业要真正具备高档模具的自主开发能力,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建立知识经济软件型模具基地是投入少、见效快、功能多、可操作性强、风险小的投资项目,可实现模具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共享资源调度开发生产经营体系。

    (3)提供高端模具技术人才培训服务。技术创新是不可预见的,持续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体现。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控制这种创新的不可预见性,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随着模具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模具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状况。高素质模具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模具企业制造水平的重要保证。产学研合作将为模具企业提供高端技术人才的培训服务。

    (4)申报各种政府科研项目。为了实现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把科技创新的主体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实体。2008年江苏省政府仅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就投入16个亿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将投入64个亿进行科学研究,而国家863项目投入的经费更多。产学研合作将以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申报国家、省市和地方的科研项目,尤其是配合模具企业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等科研项目。

产学研合作的核心是技术转移

    (1)高科技的产业化的任务不仅在于研究与开发,更在致力于如何促使工业企业将高科技成果用于生产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不仅是中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探索的热点问题。由于当前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模具企业对高科技成果的实施处于落后状态,高科技的产业化的任务不仅在于研究与开发,更在致力于如何促使模具企业将高科技成果用于生产,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就是高科技产业化的任务所在。

    (2)技术转移是一种深入的、穿透性的、渗透性的、辐射性的工作

    技术转移与技术推广是两个不同的涵义与概念。技术推广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工作;而技术转移是一种深入的、穿透性的、渗透性的、辐射性的工作。对高技术来说,使用“技术转移”的术语远比“技术推广”较为恰当。“技术转移”与“技术推广”相比,它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行为。

    与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是进行技术转移的重要形式。技术推广和技术转移存在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技术转移是一项双向甚至多向的交流与转移,也就是说,首先是企业的技术转移给了高校的科技人员,然后高校的科技人员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后再反过来转移给他们。而技术推广往往只是简单的行为。

    (3)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

    在科研院所的工作内容上,应当以三分之一的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另外三分之一的精力则从事对模具企业的技术转移,还有三分之一的精力用于对企业的工程支持。为了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必须进行有效的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而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的战略上的一个更大特点是要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对模具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与工程支持。

    创建产学研基地是实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

    产学研基地是企业和高校联合培养模具技术人员、实现产学研合作、形成科研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场所,主要有学校基地和企业基地两种。

    (1)学校基地——工业中心

    利用政府拨款和学校自筹经费,围绕国家支柱产业和新学科增长点,以机械制造业为切入口,全方位地面向国民经济的主要制造业领域,江苏大学建立了工业中心。该中心是按社会对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从企业主管、项目主管、技术主管及具体技术人员)所必备的知识、能力、素养构建,是面向全社会,面向学生培养全过程、全天候的全开放型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几年多时间的建设,江苏大学工业中心已建设成为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于一体,充分体现大工程系统教育思想的多层次(本科、硕士、博士)、全方位(认识、动手、系统、创新)、综合式(设计、制造、控制、管理)、开放型(面向全社会,面向学生培养全过程、全天候;并为教学、科研、成果孵化、人才培训、终身教育提供服务)的工程训练基地。
(2)企业基地——联合研究室

    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企业管理、市场运行、技术装备等各个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其产学研企业基地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校培养学生资源的不足。

    在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基地成为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第一站,在思想、知识、技能、经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准备;而企业基地直接面向生产,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业、熟悉社会的实践平台。对于工科学生,学校基地为其提供接受新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场所,而企业基地成为其应用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效益的中试站。普通工科学生在学校基地和企业基地里,互相学习、互相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得到全方位的培养,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模具技术人才。

    高校具有知识和人才的优势,可以为产业和科研单位提供和补充人才,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同科研单位在科研成果方面相互补充,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产业部门以其在资金、条件方面的优势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服务。在模具生产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技能→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历史阶段中,我国模具行业目前基本上处于技术阶段或者技能阶段,这与工业发达国家模具企业普遍处于高新技术阶段的现状有一定距离。作为中国经济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之一,产学研的目的是加强高校、研究单位、企业三方的优势互补近而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网站导航:网站首页-关于我们-信息中心-产品展示-设备展示-留言反馈-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技术博客-百度
Copyright @ 2009- 2010 常州埃森诺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服务热线:13861230678  苏ICP备09076252号
本站关键词:常州模具,常州冲压模具
  站点合作:水空调-水温空调-常州振动盘-热固性粉末涂料-腾讯企业邮箱-常州弹簧-常州吊车出租